重庆市政府在最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中,设定了到2035年承载3600万人口的宏伟目标。然而,当前重庆的人口形势却不容乐观。截至2023年末,重庆全市常住人口为3191.43万人,比上年减少了21.91万人,这是多年来首次出现常住人口下降的情况。具体来看,2023年重庆出生人口为17.88万人,死亡人口为28.5万人,导致人口自然增长为负10.62万人。此外,重庆2023年净流出人口达到了11.29万人。
重庆人口现状与挑战
与其他大城市相比,重庆的人口增长显得尤为艰难。2023年,合肥、郑州、杭州、成都和上海等城市的人口均有所增加,分别增加了21.9万、18万、14.6万、13.5万和11.56万。而重庆不仅人口减少,还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。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重庆60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1.87%,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居第四,仅次于东三省和上海。
在这种背景下,重庆要实现年均新增40万人口的目标,面临着巨大的压力。然而,重庆也有一些尚未充分挖掘的优势资源。根据统计,重庆2024届高校毕业生将突破36万人,创历史新高。如何留住和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,已成为重庆吸引人口、改善老龄化问题的当务之急。
吸引青年人才的行动计划
为了应对人口挑战,重庆市政府出台了《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》。该计划提出,2024年要实现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30万人以上,其中市外来渝5万人以上。2025—2027年,每年要实现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40万人以上,其中市外来渝年均6万人以上。2024-2027年,重庆计划4年累计促进150万名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,努力让重庆成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西部就业创业的首选之城。
《行动计划》包括15条具体举措,涵盖了提高岗位供给量、支持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、对企业提供用人补贴、加强青年安居保障、提供户籍入学就医等服务。重庆计划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,每年提供就业岗位40万个以上;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项目,每年提供适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的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。
具体措施与支持政策
在公共部门领域,重庆计划每年提供国有企业岗位1万个左右,每年提供机关事业单位岗位1.6万个左右,每年提供基层就业岗位6000个左右。重庆还将支持新职业和新就业形态的灵活就业,每年创造灵活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。为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就业,重庆强化就业支持政策,计划每年拿出2.23亿元对大学生和企业进行补贴。
根据《行动计划》,一个高校毕业生如果满足毕业年限、在紧缺岗位就业、参加社保等不同条件,最高可以获得6000元就业补贴、12000元社保补贴、5万元安家补贴。从市外去重庆找工作的大学生,可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,最长14天。大学生创业最高每户可获得8000元的创业补贴,同时可获得个人最高30万元、企业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,财政补贴50%利息。企业在招录高校毕业生后,根据不同条件,也可获得最高15000元的社保补贴和吸纳就业补贴。
除了毕业生,重庆还将眼光放到了未毕业的学生上,希望他们到重庆实习,然后顺势留在重庆工作定居。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重庆的见习基地接纳实习生后,用人单位可获得每人每月最高1500元的见习补贴。户籍政策方面,只要在重庆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即可落户,硕士研究生即可享受人才子女入学政策。重庆还计划推广青年线上交友平台,每年服务单身青年5万人次以上。
本次政策覆盖范围更广、力度更强、目标规模更大。在重庆人口减少的背景下,这一轮吸引人才显得尤为重要。重庆未来还会有更多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,以实现在2035年新增400万常住人口的规划目标。
- 重庆人口规划
- 青年人才
- 就业创业
- 老龄化